2021年08月01日    何欣的人才观     
推荐学习: 百战归来,再看房地产 ;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、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。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,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,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,王石、潘石屹、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、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。《未来之路——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》>>

当下,企业培训中心甚至企业大学的价值基础是什么?很多人认为是课程、讲师、领导,实际上,这些都不是。  

从战略角度来看,培训作用于人才供应链,进而支撑企业战略落地。而人才在培训中的具体表现,就是大量拥有丰富业务与管理经验的学员,他们既是组织经验的“金矿”,也是支撑公司未来战略落地的关键组织能力。

因此,企业大学的基础是逾千名优秀干部,以及他们在一线工作中所积累的知识、能量。通过挖掘其精华,并加以传播,从而帮助所有员工高效、快乐地工作,完成年度绩效任务——这也是企业大学的核心所在。

企业大学或培训管理者通常都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,比如课程设计、案例开发、师带徒、引导技术等。无论选择何种专业技术培训学员,都可以采用“雁过拔毛”的思维方式,收集上千名干部的能量,以此凝聚赋有企业管理特色的精华。

双方向设计 

所谓“雁过拔毛”,指将培训实施的过程看作生产产品的过程。其中,参训学员负责生产产品,而培训管理者负责组织生产。具体操作过程中,首先,如图表1所示,我们会把每一次的培训都设计为两个方向,即正向(传统学习)和逆向(“雁过拔毛”)。

双路线实施 

其次,我们在培训前,基于培训内容,给学员设计一张“课程表”,建议他们按照相关日程进行学习,走一条传统学习的“明线”。同时,我们还会安排一条“暗线”,即要求他们在学习中,根据“训前准备产品、训中制作产品、训后提交产品”的逻辑,制作出我们所需要的培训产品(见图表2)。

比如,我们曾经想梳理制作一个“项目打法指引”的产品,将优秀、成熟的项目共性抽取出来,供业务部门员工学习。

但是,由于我们自身不是业务人员,如何产出相匹配的内容呢?当时,正好有一批项目管理者要参加“中层管理人员集训”,共三天时间。因此,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培训成果,开发出“项目打法指引”。

培训开始前,我们给这些项目管理者设计了“经验梳理模板”,即参训学员需要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以案例的形式填写(见图表3)。

培训过程中,我们刻意安排专门环节,让他们对案例进行研讨,从而抽取项目管理的相关能力指标。

培训结束后,各小组汇总研讨成果,作为课堂作业提交。

上述过程就是此次学习中的“暗线”。“明线”则是三天的课程内容照旧呈现。只不过,在参训学员学习相应内容的同时(正向),我们从他们身上抽取了所需智慧(逆向),形成全新的培训产品。金庸先生笔下慕容复的“以彼之道、还施彼身”,大抵就是这个逻辑吧。

“雁过拔毛”是一种帮助组织有效“掠夺”人才智慧的方法。我们可以树立“明线+暗线”的培训意识,充分利用业务线的力量,产出更多的培训产品,再反哺到业务部门,以此达成双赢。

注: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,用于交流学习,如有侵权,请告知,我们将立刻删除。Email:271916126@qq.com
随机读管理故事:《耳聋的青蛙》
有一次,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。

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。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,于是大声喊"别费劲啦!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!"听到这些话,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。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,向塔顶前进。

观众们继续在喊:"别费劲啦!你们也不会成功的!"随后不久,青蛙陆续放慢脚步,放弃了比赛,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,而且越爬越有劲。

接近终点的塔顶了,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。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,歌颂这位青蛙英雄。

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。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,此时人们发现:原来这只青蛙是个"聋子"!

管理故事哲理

切记,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,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。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。以前的同事,成了自己的下属。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,尤其是过渡期,新工作难以开展,抱怨也逐渐增多,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。这时候,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,在边上私下谈论、扇风点火,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。所以,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,那么不妨就"装聋作哑"吧,于公于私都有好处。

阅读更多管理故事>>>
何欣课程
何欣观点
相关老师
热门阅读
企业观察
推荐课程
课堂图片
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